回到 1989 年的布拉格

回到 1989 年的布拉格

超過三十年前,一場示威遊行,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共產政府從此垮臺。這支改變兩國歷史的遊行隊伍,曾經走過布拉格的哪些地方呢?

回到 1989 年的布拉格
三十二年前的今天,1989 年的 11 月 17 日,一場學生發起的和平遊行在布拉格街頭邁開步伐。警察的暴力鎮壓阻擋住了遊行隊伍的去路,然而卻接著激起了一波推翻政治體制的反抗浪潮。由個人或公民團體發起的示威活動遍地開花,最終逼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放棄維持了四十一年的獨裁體制,重新走向民主的道路。在這意義重大的日子裡,我們想向你介紹與這場「天鵝絨革命」息息相關的城市角落。

亞伯托夫:一切的起點

起初是由學生們組織了一場集合遊行,紀念捷克大學於二戰期間遭納粹政權強行關閉的五十週年,後來卻很快轉變成為要求政治改革的示威抗議。學生們走入布拉格市中心,高聲疾呼自由的選舉,並終結一黨專政。亞伯托夫(Albertov)是位在高堡(Vyšehrad)附近的一個大學校區,你在這裡可以找到數間布拉格的大學,以及一座隸屬大學的小植物園。

民族大街:與警察交鋒的前線

民族大街(Národní třída)橫跨布拉格市中心,並沿著軍團橋(Legií most)結束在伏爾塔瓦河的對岸。國家劇院(Národní divadlo)在這裡,布拉格最老的咖啡館之一,羅浮咖啡館(Café Louvre),也在這條街上。在 1989 年 11 月 17 日,這條大街目睹了警察對和平示威學生們的粗魯鎮壓,然而特別警力的圍捕行動與暴力激起了整個社會的反抗力量,以及長久以來累積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如今你可以在民族大街中段的康卡之家(Kaňkův dům)牆上,找到一座紀念 11 月 17 日的紀念碑,每年都有數百位民眾與國家代表來到此地獻上鮮花或蠟燭。

瓦茨拉夫廣場:示威者的聚集地

沒有捷克人不知道瓦茨拉夫廣場(Václavské náměstí),當地人甚至暱稱它為「Václavák」。這座佔地廣大的廣場曾是馬市,但現在早已是個意義非凡的地標,每個發起集會抗議的領導者或組織都希望人潮可以填滿瓦茨拉夫廣場,從國家博物館(Národní muzeum)一直到 Můstek 地鐵站。但為什麼呢?1918 年 10 月,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便在廣場南端的聖瓦茨拉夫騎馬像下方宣布獨立;1939 年民眾抗議德國納粹佔領、1968 年 8 月抗議華沙公約組織的軍隊駛入布拉格鎮壓「布拉格之春」,也都發生在這座廣場上。1969 年,Jan Palach 在此自焚,抗議蘇聯佔領。最後是 1989 年,成千上萬人在十一月下旬聚集於此,表達對政府的不滿,以及對自由的渴望。從十一月到十二月,多位重要人士先後在 Melantrich 的陽臺上向群眾發表談話,其中一位便是之後捷克斯洛伐克與捷克共和國的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

萊特納:當廣場也不夠大了

只不過 1989 年 11 月示威活動的高潮並不發生在任何一座廣場上,因為它們實在太小了。最大一場示威抗議發生在萊特納(Letná),布拉格北部鄰近 Sparta 足球場、國立科技博物館農業博物館的廣大綠地。在 1989 年 11 月 25、26 日兩天濕冷的週末,超過一百萬人自全國各地匯集於此,向政府證明了,對自由選舉的要求絕不只是幾位布拉格大學生的一時興起而已,而是社會多數的訴求。

布拉格城堡:捷克總統的住所

從共產專制走向民主社會的過程得以順利完成,可都得多虧哈維瓦的貢獻。他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異議人士,於 1989 年 12 月被選為新國家的總統。他來自布拉格的一個富有家庭,生命中有好幾年的時間是在共產政府的監獄裡度過的。他是當時改革運動的領袖,經國會議員以一票反對高票通過,被選為第一任總統。這場選舉就在布拉格城堡內哥德式的弗拉季斯拉夫大廳(Vladislavský sál)內舉行。於是,所有正在進行或準備中的罷工行動與集會遊行一時之間全部告終,社會也在長達一個月的激情與民主重生的喜悅之中慢慢平靜下來。隔年 1990 年 6 月,第一場自由選舉順利舉行。



冷知識:

一位在十三世紀的布拉格城堡裡長大、普熱米斯爾王朝的捷克公主,波西米亞的聖阿格妮斯(St Agnes of Bohemia)的封聖典禮,竟也是捷克斯洛伐克社會得以動員起來的助力之一!就在第一場抗議發生之前的 1989 年 11 月 12 日,若望保祿二世在羅馬封聖阿格妮斯為聖人。這件事大大振奮了異議人士的圈子,儘管各自信仰可能不同,但的確為捷克人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由歐洲的大門。1989 年 11 月 25 日,在聖維特大教堂裡舉行了一場有名的彌撒,紀念聖阿格妮斯封聖。
 

Velvet Revolution